诸葛亮的爱国事迹7篇

诸葛亮的爱国事迹7篇

诸葛亮的爱国事迹篇1

无论在中国历史上,还是在民间,诸葛亮向来是位大红大紫的风云人物。

“鞠躬尽粹、死而后以”这句历史名言,不知影响了多少代人,成为多少仁人志士的座右铭!对诸葛亮的评价,在历朝历代,朝野之间均能出奇地达成共识,成为很少发生非议的一位历史名人。诸葛亮当年挥毫而成、令人荡气回肠的《出师表》,更成为千古不朽的名篇佳作。

在诸葛亮身上,除了忠、孝、义集于一身外,最大特点主要表现在一个“谋”字上面。诸葛亮的智谋,超群出众,足智多谋,神机妙算,上知天文、下晓地理,而且还精通阴阳之道,能呼风唤雨、感知天地万物,运筹帷幄,用兵入神,百战百胜,决胜于千里之外。

观其诸葛亮的一生,为了刘氏父子的江山社稷,可谓呕心沥血,忠贞不二,鞠躬尽粹、死而后以,直到五丈原孤魂归天时,还念念不忘刘家的江山社稷大业。若用现代语言来总结表述,诸葛亮的一生,是久经考验的一生、与人、与天奋斗的一生,也是革命的一生,战斗的一生,无私奉献的一生、更是充满智慧的一生。算得上模范军师、模范丞相、优秀相父与师爷。

对诸葛亮评价最低的,可能当数鲁迅先生,“状多智而近妖”,从这句评语中,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诸葛亮不那么感冒。刘禅的被俘、蜀国的灭亡,虽然是在诸葛亮死后发生的历史事件,但生前常以相父自居的诸葛亮,是难辞之咎的,应付有相当责任的。

诸葛亮的爱国事迹篇2

悠悠五千年的历史,也正是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。我国四大古典名著就想民族艺术宝库中一块珍贵的瑰宝,是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,散发出文学的魅力,构画出一个个曲折的故事情节。在四大名著中,《三国演义》的作者罗贯中塑造了许许多多鲜明的人物形象,有奸诈狡猾的曹操,有心胸狭窄的周瑜,还有勇猛过人的关羽......这些人物在罗贯中笔下栩栩如生,跃然纸上,但我最敬佩的还是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的诸葛亮。

提起诸葛亮,大家一定会立刻想到“足智多谋”和“博学多才”这两个词语。不错,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,忠贞的代表,同时,他的才能与他爱民,谦虚和谨慎的品格,也深深映在我的脑海里。

说他神机妙算,一点儿也不夸张,草船借箭就是个很好的例子。

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。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赶制10万枝箭,并说不要推却。诸葛亮说,都督委托,理应照办,并答应三天造好,立下了军令状。诸葛亮事后请鲁肃帮他借船、军士和草把子。第三天,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去取箭。这天,大雾漫天,对面看不清人。天还不亮,诸葛亮下令开船,并让士兵擂鼓呐喊。曹操下令说,雾大,看不清虚实,不要轻易出动,只叫弓弩手朝来船射箭。太阳出来了,雾还没散。船两边都插满了箭。诸葛亮下令回师,这时曹操想追也来不及了。10万支箭“借”到了手。周瑜得知借箭的经过后长叹一声:我真不如他!

它不仅神机妙算,而且特别忠诚。

刘备死后,其子刘禅继位,诸葛亮为丞相,尽心尽力的辅佐刘禅,不会因为刘禅的无能而想要推翻刘禅,而自己却因内外操劳,常常疲于奔命。可就是因为过度的忠心,使刘禅一切都依赖诸葛亮,导致了国家灭亡,这也是诸葛亮唯一且致命的缺点。

这就是诸葛亮,立下许多赫赫战功,为后来的历史人物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,但也把自己的国家推向了灭亡。

诸葛亮的爱国事迹篇3

收二川,排八阵,六出祁山,七擒孟获,五丈原前,点四十九盏明灯,一心只为酬三顾;取西蜀,定南蛮,东和孙权,北拒曹操,中军帐里,变金木土爻神卦,水面偏能用火攻。

烽火乱世,狼烟四起,虽最后的最后没有人成为赢家,但却不妨碍诸葛亮多智近妖的形象深入人心,万古流芳。

很少人知道,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并不似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中描写的那样无所不能,他没有那些鬼谪的计谋,没有草船借箭,没有巧借东风,没有空城计,没有羽扇纶巾谈笑间,千军万马灰飞烟灭。

他有的,是愿用一生兴复汉室,殚精竭虑夙兴夜寐的忠义和经天纬地的治国才能。

为报先帝知遇之恩,他用自己单薄的肩膀挑着一边天,南征北战,庶竭驽钝,攘除奸凶,明知不可为而为之。

他为了蜀国呕心沥血,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,但他却对金钱和权力无欲无求,刘备托孤时曾对他说:“若是刘禅昏庸无能,你可以自己当皇帝。”可他却还是尽心尽力的辅佐刘禅,尽管他是个庸人。

他死时说,“因山为坟,冢足容棺,敛以时服,不须器物。”他的子孙也不是平步青云,而是从最低的官职做起,最终也因为国冲锋陷阵而战死沙场……

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。

三国浮华似云烟过眼,漫漫青史添几转墨痕,千古兴亡多少事,悠悠,只叹羽扇摇曳江山远,千秋诸葛,忠名长不没人间。

孔明为复汉而付出远不止这些,使我对他崇敬无以言表,动笔之时战战兢兢,如覆薄冰,如有不对之处,还望指正。

诸葛亮的爱国事迹篇4

诸葛亮自古以来就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评论,深受人们的爱戴,出于茅庐的他辅佐实力单薄的刘备成王霸业,忠贞地献上自己的谋略,为蜀国打拼了一片天下。他的聪明才智和忠贞不虞让许多人都为之钦佩。

小时侯就听过有关诸葛亮的故事,也看过一点《三国演义》的电视剧。所以,诸葛亮在我的心中总是神秘的,出神入化,无所不能。他是一个神奇的人,隐居于山中未能与外界接触,却能熟知当时的情形,对外界了如指掌。面对刘备的提问,他将时局分析得相当透彻,无论从哪个方面都是那样的周密,面面俱到。另外,他对于与曹操,孙权的关系方面的把握也做了相当精妙的解析。最后还做出了最为重要的一个谋略——取荆州,作为蜀国的国土,并将荆州的地理环境,人文关系都进行了严密的分析。可以说,没有哪个谋士能像诸葛亮一样将各个方面都考虑到,对于各个地理环镜那样的熟悉。在赤壁之战中,诸葛,亮算准天气,“呼风唤雨”借东风,对于赤壁之战的胜利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。他可真可谓是上知天文,下晓地理。

他的聪明才智是不可估量的。后人一提起他,必将首先想到他的神机妙算与锦囊妙计,是智慧的化生诸葛亮设空城计,下退司马懿大军,实行的心理战术;草船借箭,竟向敌人获取了战斗工具。看似不容易做到的,却如此轻松地在他的计谋中完成。这些计谋都很奇特,令人意想不到,在危难时刻帮了蜀国大忙,挽救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。可以说,如果没有诸葛亮,蜀国绝对不会立足于天下,与魏`吴两国抗衡。

诸葛亮也是相当忠义的一个人,刘备在世时,尽心尽力地出谋划策,刘备死后也耐心地辅佐刘禅,为后主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然而刘禅却昏庸无能,不理朝政。诸葛亮非但没有篡位,背叛,到其他的强国去,反而更加尽心地为刘禅出谋划策。《出师表》一文中更是表现出了自己的衷心,感人肺腑,正义凛然。这一切都取决于对先主的感激与怀恋。可是我认为,诸葛亮虽然接受了先主刘备的遗命,但是蜀国却早已不如当年,再怎么调整也不可能打败曹操,后主如此地软弱。也许,他太注重于忠,坚首誓言,尽心尽力去做的只是一件永远没有结果的事。最后死在了行军途中,令人惋惜。如果诸葛亮早日挣拖的束缚,看穿了这一点,他不会活得那么累。他可以归隐山居,安度晚年。成为一名隐士。

诸葛亮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,给后人留下了无数启发和迷团。然而他的聪明才智,忠贞不虞会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,千古流传,永不磨灭。

诸葛亮的爱国事迹篇5

三顾庐,感卧龙。忠义贤,随一生。火烧未壁,一人舌战群儒,未出茅庐,洞悉三分天……——题记

“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语泪满襟。”“功盖三分国,名成八阵图。”这是后人对您的感慨与评价。而您呢,依旧怀抱着“非说泊无以名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”般的赤诚的看子之心,长久地留在历边的长河中。

话说天下文势,合久必分,分久必合。您用政治家一般的眼光洞悉了天下又将是一个人才辈出,动乱社会的乱世。而您用区区百字,向刘皇叔述说了天下之局面。面对皇叔的三顾之恩,您答应出山。开始了一断大气磅礴风云变幻的戎马生涯!

新官上任三把火,您用三把火烧出了自己的威望和方气。紧眼着您一生当中最成功的一战——赤壁之战。您和大都督周瑜连用火攻和苦内计,外有庞士元的协助下大破曹军。对外提防公瑾,您采用计谋三气周瑜,将一代天骄陨落。我想您也是于心不忍但又无可奈何罢!

当听到庞士元在落凤坡身中流矢而仙逝时,您哭了,不仅为一位助手,更为一份交情。但您并未沉沦,相反振作。为了安稳西南,您七擒七级,让蛮人心服口服。而在您北伐途中,不幸病逝,时年五十四……

你倾整整半生期待,终难敌岁月沧桑。

你的期待,被天雨生生浇灭,而在你一路漫漫求索中,一双慧眼,一把羽扇,一腔忠魂,就是条搅腾穿宙的巨龙,一袭青衫,一声轻叹,一抔苦泪,是你对蜀国一份永不言弃的千古期待!

报三顾,三分国。仁智信,陪戎程。白帝城里,身负托孤重任。八封阵上,道尽人生天机……

——后记

诸葛亮的爱国事迹篇6

历史上对诸葛亮给予这么高的评价,绝非空穴来风,他的一项发明便足以称得上亘古绝今。

《三国·蜀志·诸葛亮·传》记载:“亮长于巧思,损益连弩,木牛流马,皆出其意;推演丘法,作八阵图,咸得其要云。”

八阵图,又叫旱八阵。诸葛亮创制的“八阵图”吸收了井田和道家八卦的排列组合,兼容了天文地理,是古代不可多得的作战阵法。

八阵图分为八个阵式,即:天覆阵、地载阵、风扬阵、云垂阵、龙飞阵、虎翼阵、鸟翔阵、蛇蟠阵。

“八阵图”的组成,是以乾坤巽艮四间地,为天地风云正阵,作为正兵。西北者为乾地,乾为天阵。西南者为坤地,坤为地阵。东南之地为巽居,巽者为风阵。东北之地为艮居,艮者为山,山川出云,为云阵,以水火金木为龙虎鸟蛇四奇阵,作为奇兵。

西晋镇南将军刘弘曾在观游诸葛亮故宅时,令李兴立碑撰文赞扬诸葛亮的功业,其中亦提到了八阵图。

唐代诗圣杜甫也曾作《八阵图》一诗以赞孔明:“功盖三分国,名成八阵图。”“江上阵图犹布列,蜀中相业有辉光。”

八阵图今已失传,虽后人对其有多种推测,但其真实面貌已不可考。在《三国演义》问世后,八阵图愈加被盖上了神秘的面纱。

《三国演义》中对诸葛亮的描述神乎其神,很多人认为诸葛亮被神话了,但万事不可太决断,古人的智慧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学习、去探索。

诸葛亮的爱国事迹篇7

一句“亲贤臣,远小人”,将古今兴亡的经验透彻地总结;一句“报先帝忠陛下之职分也”,赤胆忠心昭然如揭,一句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,令无数人感动流泪。诸葛亮是一个传奇,他的前后两篇出师表,被中国人无数次地吟诵,令每一代中国人热血沸腾;他六出祁山,病死五丈原,出师未捷的经历,令古今多少人扼腕叹息。

但穿越中国人对诸葛亮的崇拜,用历史的眼光重新审视诸葛亮的一生,我们或许会有不同的结论。诸葛亮27岁出山,53岁病逝,叱咤风云26年。前十三年,他帮助刘备从无到有建立起蜀汉政权,战无不胜;后十三年,他六出祁山,北伐中原,却屡屡受挫。同一个人,前后反差如此之大,原因何在?

诸葛亮前十三年的成功,得益于他以超前的政治眼光看出刘表、刘璋的暗弱,为刘备量身打造了先取荆州后取益州的计划;后十三年的失败,则是因为他打了一场不必要打且没有胜算的战争——北伐中原。

诸葛亮在《前出师表》的开篇中说:“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”,把蜀汉当时的形势形容得十分严峻。但事实上,蜀汉政权坐拥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两块及其富庶的土地,东边有三峡天堑,北边则有秦岭、祁山阻隔,南边的蛮族当时也已经归顺,这样的家底,加上上下君臣一心,只要不像刘璋那样干引狼入室的傻事,守个十代八代根本不是问题。

蜀汉拖得起,曹魏政权此时却在内部出现了矛盾。无德无能的曹氏皇族宗亲(如曹真、夏侯楙)把持着军国大权,猜疑和排斥异性大臣(如司马懿)。这一点,诸葛亮未必不知,否则他不会在第一次出师前派人到洛阳散布司马懿谋反的谣言,使司马懿不得不辞官归隐。但诸葛亮的大军压境,却迫使曹魏政权重新启用司马懿,并无条件支持他。最终,蜀汉和曹魏都透支了自己的实力,成为司马氏统一中国的垫脚石。

更重要的是,这是一场根本没有获胜可能的战争。诸葛亮打着“兴复汉室”的旗号,但东汉政权的昏庸让北方人民民不聊生,而曹魏政权的统治却使不少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,况且久乱思治,百姓们早已不愿再打仗,根本不可能和诸葛亮一样为刘氏政权的“正统”地位卖命,这是第一点;诸葛亮劳师远征,粮草都要从四川盆地运输,众所周知,从成都到战争前线的五丈原,一路沟壑纵横,交通不便,纵使有木马流牛,也难以支援前方十多万大军,而司马懿背靠关中平原,吃穿不愁,以逸待劳,这是第二点;且诸葛亮的军队处于攻势,而司马懿死死守住通往长安的咽喉,兵书上说至少要有两倍于敌人的兵力方可攻坚,而诸葛亮根本没有这个实力,纵使你有三头六臂,但敌人摆明了不和你打,纵使你用妇女衣服来激怒我也不出战,你又能奈何?这是第三点。天时地利人和一样没占着,纵使诸葛亮神通广大,也无法摆脱“出师未捷身先死”的宿命。

诸葛亮也不是不知道这些情况,他在隆中对中已经给北伐定了一个条件——“天下有变”,也就是只有曹魏内部统治发生严重危机时,才可以北伐,否则不能轻起战端。但后来诸葛亮却背离了他原先的正确路线,难道是诸葛亮晚年犯糊涂了吗?不是的。重要的是他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和道德包袱。前有茅庐三顾,后有白帝托孤,凡是臣子可以享受的一切殊荣,刘备都给了他。假如他是曹操,是司马懿,他可能根本不放在心上。但这是忠心耿耿的诸葛亮啊,他将刘氏政权光复中原的愿望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。只要这一愿望一天没有实现,他的内心便一天得不到安宁。因此他明知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希望,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争取在有生之年为刘氏政权统一中国。也正由于他这种知其不可为而执意为之的精神,使诸葛亮成为中国人一千多年来的道德偶像。

但道德无法改变实力,精神无法感动历史,诸葛亮的穷兵黜武给蜀汉政权带来了严重的创伤,苦心经营的基业最后还是被司马氏灭亡了。诸葛亮可以成为道德楷模,但终究还是个失意英雄。

推荐访问:爱国 事迹 诸葛亮 诸葛亮的爱国事迹简介 关于诸葛亮的事迹 诸葛亮的著名事迹有哪些 诸葛亮的先进事迹 诸葛亮的忠诚事迹 三国中诸葛亮的事迹 诸葛亮的光荣事迹 诸葛亮一生的伟大事迹 诸葛亮的爱国故事 诸葛亮的经典事迹